医学之路,始于足下,更始于心间。7月29日晚,为帮助新生顺利度过医学生新生活,我校特聘教授、江苏省高校首批心理名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临床心理科执行主任郑爱明受邀面向全体新生家长开展《家校协同赋能医学新生“心”生活》线上直播。
讲座开场,郑爱明教授便强调了医学生当精进自己的“德与术”,肩负自身的责任与使命,立志为人民服务。在谈及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郑爱明教授先从普遍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谈起,深入分析了新生入学第一年不适应、部分学生自控能力较差等问题,其中重点强调了手机成瘾对学生学业的危害。在剖析这些现实问题后,郑教授进一步从认知层面、心理健康标准、行动层面和协同整合四个维度分析心理健康干预,指出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二者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同时提出了“家庭-关键”、“学校-主导”、“医疗-保障”、“社会-支持”这些关键因素,呼吁构建协同整合的心育网络。
随后,郑爱明教授聚焦医学新生独特的心理特点,肯定了新生知识面广、能力强的优势,深入分析了他们普遍存在的“兴奋感与新鲜感”、“独立性与依赖性”等矛盾心理状态,让家长们更加了解孩子的心理,赋能学生更加自信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他进而从家长心态调整、能力培养与信息获取、开学前注意点三个角度为家长提供了具体指导。
这场聚焦于医学生“心”成长的家长课堂如同一份行动指南,提醒我们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未来的医学之路或许充满未知,但只要家庭、学校、社会携手并肩,用心赋能,给予理解与支持,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每一位医学生都能在关爱中茁壮成长,心有所依,行稳致远,最终成为守护他人健康的卫士。
(文字/王爱芳 潘雨佳;图片/护理学院微天使之家心理辅导站;审核/林炜 管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