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石榴籽,心怀家国情。在结束西藏拉萨的实践活动后,7月23日,“医科石榴籽”实践团一行启程奔赴新疆伊犁,与新疆伊犁当地15名同学汇合,继续书写“青春向党·医路向西”的青春故事。
宣教义诊调研多重发力
7月24日,学生工作部王铭泽副处长代表实践团参加了“苏韵伊情”南京医科大学“医教西行-伊犁站”启动仪式。
实践团师生一行当日上午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友谊医院进行汉语-维语双语宣讲,并协助“苏韵伊情”南京医科大学“医教西行-伊犁站”眼科、口腔科、妇科等相关科室专家开展义诊活动。
期间,实践团师生向校党委兰青书记汇报了“医科石榴籽”实践团连续五年实践情况以及今年在西藏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情况。兰青书记对“医科石榴籽”实践团多年为祖国边疆医疗卫生事业做出的努力和坚持表示肯定,并鼓励师生们继续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为民族团结、边疆健康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7月25日,实践团师生前往伊犁州临床医学研究院参加“苏韵伊情”南京医科大学“医教西行-伊犁站”伊犁州临床医学研究院教学调研指导现场活动。
期间,伊犁州友谊医院党委书记张闻歌与实践团师生座谈。张闻歌书记对实践团近年在新疆开展的社会实践表示支持和肯定,实践团同学们向张书记汇报此次新疆行的心得感悟。
7月25日-26日,实践团在伊犁哈萨克州临床医学研究院、伊宁市边境经济合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进行双语健康宣讲,开展区域常见病、多发病的社会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当地公共医疗机构发展现状和居民看病就医情况。实践团的同学们协助专家开展义诊,帮助问诊群众测量血压、拿取药物、登记信息等。
此外,实践团全体学生前往伊犁州友谊医院边合区分院参加临床科室见习研学,与相关科室医生、老师进行深入交流。
学习交流座谈共叙青春
7月25日下午,南京医科大学伊犁州友谊医院校友座谈会在新疆伊犁州友谊医院举行。2010届临床医学专业王娜、2014届临床医学专业李玉华、2022届临床医学专业马娟、2022届护理学专业依尼体扎尔·亚生江、2010届口腔医学专业孟轶和2022届临床药学专业努尔孜巴·吾布力卡斯木六位校友参加了座谈,座谈会由学生工作部王铭泽副处长主持。学生工作部王铭泽副处长介绍了学校目前发展情况。交流会通过线上线下联动,邀请校友与当年的辅导老师共忆校园时光,畅聊师生情谊。校友们纷纷表示对母校的发展感到骄傲与自豪,对母校的培养表达感恩与感谢,并对母校90周年校庆献上祝福。
7月26日上午,实践团邀请到我校成长导师、江苏省第十一批援疆医疗队专家,伊犁州中医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科教科主任、江苏省中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魏云飞讲授了一堂生动的主题思政课。魏云飞主任与实践团师生分享自已学习工作的成长故事,他用“大道至简、学习为本”“多尝试,不要怕错,每一步都会促使成为更好的自己”“埋头干活,抬头看路”勉励实践团青年医学生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成为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最后,同学们就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兴趣爱好培养等问题与魏云飞主任进行互动交流。
参观走访共建对话成长
7月25日,实践团参观了伊犁州党性教育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王蒙书屋。实践团师生借助王蒙书屋这一平台,在红色基因库中接受熏陶、接受洗礼,通过书屋里一幅幅老照片、老物件和事迹讲解,了解背后的红色故事,重温革命传统、传承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
7月26日下午,为深化院院合作,进一步推进医教西行工作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药学院院长助理许贯虹、药学院学工办辅导员孙向超带领学生代表来到新疆伊犁州友谊医院与药剂科开展交流座谈活动。新疆伊犁州友谊医院药剂科主任张群介绍了医院院情及药剂科的基本情况。许贯虹副教授对我校药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且针对近年来学院着力开展的医教西行项目以及民族医药工作与医院药师代表进行交流分享。
双方围绕人才培育平台、实习基地建设、就业岗位拓展、科研与成果转化开展等工作中的可行性展开了探讨,希望通过多渠道、多平台、跨区域联动推进双方深入合作,为促进国家医药健康事业的发展、服务祖国援疆战略、扎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新的力量。座谈会后,师生一行参观了医院药剂科、中西药房等地。
7月26日下午,学生工作部副处长王铭泽一行3人,带领我校学生工作部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维妮拉·麦麦提、学生事务办公室主任科员施广楠开展家访,深入了解我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家庭情况。维妮拉·麦麦提介绍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学校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帮扶政策。王铭泽副处长表达了学校对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高度重视与关心关爱,倾听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向学生及家长送上学校暖心的问候与慰问。
7月27日起,“医科石榴籽”实践团将散为满天星,组成小分队,奔赴克州、乌鲁木齐和各自家乡,继续开展科普宣讲、实地调研、爱心义诊等,发挥专业优势,持续发光发热,为新疆、西藏等地医疗卫生事业和民族团结进步贡献南医学子的青春力量。
文字/汪旭;图片/施广楠 孙向超;审核/林炜 王铭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