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7月1日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是建党节。99年前,在反动军阀政府的残暴统治之下,共产党秘密成立后始终在为一个更光明的中国而奋斗。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是毛主席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今年的“七一”是第99个建党日,为了纪念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第四临床医学院开展了“党建带团建,学习进行时”的专题活动。
第四临床医学院本科生党支部的学生党员们仔细阅读了《习近平讲故事》和《习近平用典》两套书籍,每人挑选最有感触和思考的一则故事,通过演讲的形式分享自己的读后感,并录制成视频。
通过组织学生党员“讲故事”,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深刻抽象的道理,转化成鲜活的故事、生动的例子,既接地气、有文气,更见视野,显水平。学生党员作为“主讲人”,在备讲的过程中得以强化个人的理论武装,学懂弄通做实,并以此锻炼提高演讲、礼仪、表达等各方面能力。广大学生作为“听众”,在听讲的过程中得以潜移默化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将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实现以寓教于乐的创新形式不断增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力和感召力。
学“习”进行时第一期的主讲人来自第四临床医学院本科生党支部,2020届毕业生党员顾宇舟同学。
顾宇舟同学演讲稿:
大家好,我是第四临床医学院本科生党支部的顾宇舟,所谓“讲好故事,事半功倍”,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无论是诸子百家或是古代典籍,里面都穿缀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习近平讲故事》这本书摘录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一些鲜活的故事,具备教育意义的同时具有很高的可读性。
从今天起四临志增加了一个新栏目,叫做“党建带团建,学习进行时”。我们学生党员希望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抽象的道理,转化成鲜活的故事,既接地气、有文气,更见视野,显水平。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一则故事出自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月22日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习近平讲述了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国末代皇帝陈叔宝的故事,他生活奢靡、不理朝政,后来隋军南下,其军队不堪一击,陈叔宝被俘病死。他所作的诗《玉树后庭花》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
我之所以选择这一段,是因为它讲的是南京的故事,南京是六朝古都,哪六朝?三国的吴国,司马氏的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国都都在南京,而陈叔宝恰恰就是给南京“虎踞龙盘”的帝王之气画上句号的那个人,来自北方的隋朝渡过长江灭掉陈朝之后,将南京六朝时期留下的所有宫苑城池,统统夷为平地,所以才有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中的景象:“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南京啊是个盛产后主的地方,第一个是东吴的孙皓孙后主,三国演义的最后一回就是“降孙皓三分归一统”,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讲的也是孙皓的故事“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再往后呢南唐还有一个最出名的李煜李后主。李煜的词就不用多举例了:“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看得出李后主还是颇有良知的,饱受亡国之痛的折磨。陈后主就不然了,亡国后他被带回隋朝都城洛阳,却完全没把亡国之痛放在心上,他向隋文帝打报告“我觉得自己没有实际的职位,入朝不便,希望得到一个官号。”
隋文帝听完就乐了,说了一句“陈叔宝全无心肝。”
陈后主不仅心肝比不上李后主,文化和才情更比不上。陈叔宝最著名的作品就是《玉树后庭花》,被作为亡国之音的代名词,“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我们来看看《玉树后庭花》这首诗,“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这种诗当然称不上什么好诗,无非是在写豪宅香车美女,一个沉迷于俗脂艳粉、灯红酒绿的昏庸君王的形象是实锤了。相比之下,再看看人家隋文帝下的“灭陈诏书”,又是何等的气势,“陈叔宝据手掌之地,盗溪壑之欲,自古昏乱,罕或能比,君子潜逃,小人得志,天灾地孽,物怪人妖。每关听览,有怀伤侧,可出师授律,应机诛殄,在斯一举,永清吴越。”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朝历代,奢靡之风兴盛都是国家衰败的前兆。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段讲话中提到的第二个故事,国民党官员的“五子登科”,这里的五子指的是“金子、房子、票子、车子、女子”,国民党官员趁着抗日战争胜利收复失地的机会巧取豪夺,大捞一把,搞得民怨沸腾,最终不得不撤离首都南京,败逃台湾,“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以陈叔宝“亡国之音”警示骄奢淫逸的危害,习近平借古讽今,提醒广大党员干部坚守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除了为政者在治国理政上要艰苦奋斗,我们每个普通人在各自的学习工作岗位上也应如此。欧美国家的工作是什么样的?事少钱多,他们的效率是低的,节奏是慢的,而我们国家每一个工作岗位的工作效率都是极高的,工厂里流水线的工人24小时不停作业,程序员要996加班加点写代码,医生一个上午门诊要看三十来号病人,快递小哥以及背后的整个物流系统保证你下单之后次日送达,广大中国人用很低的人力成本实现了很高的生产力水平,这也是近年中国经济腾飞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中国人也因此给世界留下了勤奋高效吃苦耐劳的正面形象。
但是我想说,所谓“艰苦奋斗”,我们提倡的是奋斗,而绝不是艰苦。我们艰苦奋斗是为了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艰苦只是一种手段,而绝不是目的,一个发达而完善的国家不应当坐视自己的公民受苦,这是所谓的社会福利。而且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自以为的努力和受苦,很多时候只是在自己怜悯自己,自己感动自己,比如为了考试熬夜看书到天亮,连续几天只睡几个小时,多久没放假了,如果这些也值得夸耀,那么富士康流水线上任何一个人都比你努力多了。我们追求的是清晰地看到目标在哪里,规划好最优路线,然后努力跑向它。而不是低着头漫无目的地做着无规律的布朗运动。
南京有个年轻乐队叫野外合作社,他们有首歌里写:“我告诉自己再熬一熬,枯坐比久睡要好。如果一年都是闲暇的假期,那努力也就没有了意义。”疫情期间在家,我想大家久睡也睡够了,那么现在,是时候赋予努力一些意义了。
撰稿人:顾宇舟
丁思源
审核人:沈继英
何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