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
2117622024年06月20日

基础医学院分团委举办“素养公开课”

作者:基础医学院来源:基础医学院浏览次数:1542020/04/28 16:30

     在今天这样一个网络和信息的时代,知识和学习的方式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的使用导致我们在生物记忆中保存信息的难度加大,我们被迫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上容量巨大、易于检索的人工记忆。尤瓦尔·赫拉利在《时间简史》中说,“在这样一个世界中,教师最不必给予学生的,就是更多的信息,他们已经信息过载了。人们需要的是解读信息的能力,是区分轻重缓急的能力,以及最重要的——将众多信息碎片结合起来,构成对世界的总体认知的能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应该如何做才能高效地学习呢?为了帮助同学们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效果,4月21日~26日,基础医学院分团委举办“素养公开课”,同学们通过线上方式观看了中山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王竹立教授主讲的《数字时代的零存整取式学习》专题讲座。

讲座期间,王教授从碎片化学习的概念、零存整取的内涵、零存整取式学习案例、从学科导向到个人导向学习、零存整取式学习的意义与通用范围等五方面作了系统介绍。碎片化学习是指没有明确目标和导向,通过碎片化媒体(手机、Pad、电脑、书本、电视、音频、视频、文本、图像等)和碎片化资源(微博、微信、微信、短文等),利用碎片化时间(等车、排队、如厕等)进行的非正式学习。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反映收获很大,受益匪浅。基础专业团总支学生会主席、2017级基础医学2班赵林峰同学说:“面对目前的碎片化信息,我们所接受的信息越来越零散、无序,王竹立教授“零存整取”式学习策略就是在错综复杂的网络中,不断捕捉关键信息,记录一闪而过的金点子,同时也是在教会我们积累,教会我们选择和如何思考。”2019级法医班团支书殷越同学说:“大块的时间被动或主动地分割了,很多人抓紧一点点夹缝里的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固然是抓紧时间的表现,但是对长期的记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潜在损害。如何正确划分时间,进行固定的、长时间工作学习,成为了一个考验。同时,我觉得定期阅读长篇散文、小说,对于锻炼思维、改善记忆,有一定的效果。”2019级基础医学班团支书吕正媛同学说:“看完视频,感觉受益匪浅。数字化时代的高速运作总会让很多人迷失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没有思想,也缺少对生活的享受与感悟。零存整取式的学习方法也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种学习的逻辑是不断汲取新知识与新感悟,而这个过程是随心而定的,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有益于自己成长的过程,最后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宏观的体系;区别于将一个整体的学习任务拆分下来,偷闲补空的去完成,从而破坏了一个整体的学习体系。总的来说,我们要学会记录生活中对我们有益的事物,感想与知识,不断学习,因为菩提树下结花果,这不断学习的过程就是你与别人在相同时间里多学习到的东西,也会成为人的一生中最为宝贵的东西。将这种思想联系到自身的学习中去,可以是我平时突然想起的更高效的学习方法或者学习体悟,记录下来,可能当时用不到,但是时间长了,我就可以形成自己独有的一套学习方法,不断改正,不断更新,这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细水长流,水滴穿石的过程,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努力的做好时间管理,学会感悟生活并可以不断记录生活。”2019级法医班班长何威同学说:“今的网络时代,碎片化学习已必不可少。零存的关键是学会选择,整取的关键是不断重构。碎片重构最主要的手段是不断改写,那么首先就必须要去写,不管是写博客微博,还是写文章论文,都必须要经过深思熟虑,不断创新并加以完善。要记住:写作即思考,文章即结构。         碎片要整合,离不开写作。

 

 

供稿:赵林峰

审核:张晓娜

张凡

图片:赵林峰


联系电话:025-86869197
办公信箱:xgc@njmu.edu.cn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龙眠大道101号
邮编:211166
南医学工
南京医科大学 研究生
南京医科大学 招生
CopyRight 2017 © 南京医科大学学生工作处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信息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