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1日晚,第四临床医学院在学海楼D002报告厅举办了宿舍人际处理心理讲座,本次讲座由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主办、第四临床医学院承办,主讲嘉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附属逸夫医院临床心理科郑爱明教授,我院学工办辅导员何欢老师、辅导员助理陈妍敏老师、外国语学院学工办主任仓伟老师参加此次活动。
郑爱明教授语言朴实、讲课浅显易懂,从生活小事、自身经历出发,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宿舍关系可能出现危机的几种情况以及应对方式。他以自己接诊过的一位因宿舍关系问题烦恼的学生为例,告诫同学们当自己或身边同学的心理出现问题时,一定要主动获取外界的帮助。应对心理危机人常用的基本生存策略有四种:战斗、逃跑、妥协、装死,对应不同的情形,功效也不尽相同。
郑教授强调,重要的其实不是策略,而是怎样回避痛苦,改变“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尊重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学会宽容,是获得快乐的“处方”,一个人如果一直沉浸在痛苦中,根据墨菲定律,人的精神就会随之受到影响,人际关系也会持续恶化。
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当被问及同学心情低落时作为朋友是否应该给予安慰的问题,郑教授指出同学们要学会倾听,学会“不打扰”对方,给舍友一定的心理空间,在适当地时候及时给予关爱与帮助。
有位同学提到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曾经得过精神病的人是否还适合当精神科医生?郑教授对此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说越是有过亲身经历的人,在问诊的过程中更具有同理心,能够痛病人所痛。
划重点!
宿舍关系问题,看似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集腋成裘之后时常影响着舍友同学之间的关系,严重时也能因此影响自己学习与生活的质量。因此,掌握人际沟通的策略,正确处理好宿舍问题,调整心态,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包容,生活就会妙不可言。
撰稿:庞晓洁
审稿:沈继英
何 欢
摄影: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