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面会上,陈家震教授结合个人经历介绍了学校从1934年建校到抗战西迁、回迁的历史,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科建设的艰辛历程。陈教授反复强调:“在高等教育殿堂,要不骄不躁,不停顿地拼搏和攀登,才能达到希望的彼岸。大学也是人生的基础教育,是高等的基础教育。”他向大家深刻阐释了求真务实、坚定理想的治学之道,并勉励在场的优秀学生代表要努力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不要随波逐流。
学生代表用亲手制作的小礼品表达了对两位校友的由衷感谢,并汇报了学习生活状态以及个人对将来的打算。两位教授认真倾听,并不时针对学生们提出的各方面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护理工作要全面了解各科知识,做好服务和研究;检验专业要借助技术发展,深入研究,把自己培养成学习型、研究型的综合人才,而不仅仅是个会操作机器的技术工,要深入了解原理,不要迷失自己的方向。”
陈家震教授勉励同学们“工作上要奋斗,业务上要不断追求。要训练自己的科学思维、辩证思维和哲学思维,不断提高自己,为自己树以高标准、严要求,做到三勤(勤劳、勤奋、勤俭),争取以优异的表现回馈母校,为实现个人理想,为奉献祖国医疗卫生事业而不懈奋斗。”
学生工作处薛宇处长希望同学们,“记住前辈老师的奋斗史,努力学习,增长才干,服务社会,回馈社会,做德艺双馨的医务工作者。”
临别之前,两位教授与大家合影留念,并祝母校明天更加美好。
校友介绍:
陈家震教授:劳动卫生学专家,教育部颁布的首批硕士生导师。1946年就读于国立江苏医政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前身),毕业分配留在卫生系任助教,1955年6月随邵象伊教授、欧阳壬官副教授到山西医学院任教。“文革”后,参加了中央卫生部教材编审会议,负责主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1983年担任江苏省卫生厅厅长和党组书记,1988年至1990年任南京医学院党委书记。
蒋慧权教授:1954年毕业于南医大临床专业,国内知名的检验核医学专家,主编《检验核医学》。2014年他们捐资设立奖学金并首次颁奖,每年按2000元标准奖励10名学生。
